“这还是保守估计,如果要达到三田汽车的标准,可能还要更多。”
蒋行川在旁边补充。
“设备买回来还要安装调试,这又是一笔费用。”
“而且操作人员需要培训,技术工人的工资也不便宜。”
秦栋梁掐灭了烟头。
“除了硬件投入,软性支出也不少。”
“厂房扩建,至少需要2000平方米的净化车间。”
“按现在的建设成本,大概400万。”
“质量认证,包括ISO9001、TS16949等,费用在100万左右。”
“环保设备,刹车片生产会产生粉尘和噪音,环保投入至少200万。”
“还有流动资金,原材料采购、工人工资、日常运营,至少需要100万。”
肖伟业的手指在计算器上飞快跳动。
“软性支出800万。”
“加上设备的1200万,技术授权的200万。”
“总计2200万。”
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2200万,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感到窒息。
红旗厂目前的全部资产,也不过是这个数。
要筹集这么大一笔资金,简直是天方夜谭。
徐牧野沉默地看着桌上的数据。
前世的记忆告诉他,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未来十年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特别是刹车片这种安全件,技术门槛高,利润丰厚。
一旦成功进入这个市场,红旗厂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但是眼前的资金缺口,确实让人望而却步。
“牧野,我觉得这个项目风险太大。”
蒋行川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2200万的投入,如果失败了,红旗厂就完了。”
林胡杨也点头同意。
“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每一个都可能致命。”
“我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承担这么大的项目。”
秦栋梁却有不同的看法。
“风险大,但收益也大。”
“三田汽车的年需求量是十万套,每套如果能赚50块钱,一年就是500万利润。”
“两三年就能收回投资。”
肖伟业在旁边计算着更详细的数据。
“按照胡杨提供的价格信息,国产刹车片售价大概80元一套。”
“进口产品售价120元左右。”
“如果我们能做到进口产品的质量,定价100元应该没问题。”
“成本控制在60元,每套利润40元。”
“十万套就是400万利润。”
徐牧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400万的年利润,确实很诱人。
但前提是项目能够成功,产品能够通过三田汽车的认证。
“胡杨,你觉得技术风险有多大?”
徐牧野直视着林胡杨的眼睛。
林胡杨推了推眼镜,陷入了深思。
“如果有辉门公司的技术支持,加上我们自己的研发能力,成功的概率应该在70%以上。”
“但是时间周期会比较长,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完成产品开发和认证。”
蒋行川皱起眉头。
“一年时间,大兴厂能等吗?”
“他们说最多三个月。”
徐牧野摇摇头。
“三个月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分阶段实施。”
“先用现有技术生产一些中低端产品,满足大兴厂的紧急需求。”
“同时启动高端产品的研发,为未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