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175章 (第1页)

红旗厂新来的这位小徐厂长,跟他那个看似和善的老爹徐河源,完全是两码事。

老徐厂长是棉花里藏针,轻易不扎人。

这位小徐厂长,就是一柄开了刃的刀,寒光闪闪,谁敢伸脖子,他就敢往下砍。

于是,郑为民的教学工作,前所未有的顺利。

这位老牌大学生,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手里拿着图纸和教案,讲得口沫横飞。

下面坐着的村民,一个个正襟危坐,手里拿着小本本,记得比上学时候还认真。

生怕哪个环节没听懂,回头考核不过关,被徐厂长一脚踢回村里种地去。

那种从天堂跌回地狱的滋味,他们不想再尝第二次。

有时候,陆砚舟的弟弟陆华锋也会过来看几眼。

他跟陆砚舟那种文雅中带着硬朗的气质不同,整个人更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眼神锐利,浑身都是用不完的劲儿。

他双手插在工装裤的口袋里,绕着那条初具雏形的生产线,来回踱步。

“这玩意儿,真能造出减震器?”

他看着那些冰冷的钢铁架子和复杂的管线,眼神里带着三分好奇,七分审视。

徐牧野正好从车间出来,听到他这话,笑了笑。

“怎么,不信?”

“你要不也跟着学学?”

徐牧野朝郑为民那边扬了扬下巴。

“反正你现在也没什么正经事干,闲着也是闲着。”

陆华锋眉毛一挑,似乎被激起了好胜心。

“学就学,谁怕谁。”

就这样,陆华锋也成了郑为民课堂上的一名“大龄学员”。

他不像村民们那样战战兢兢,但学起来的劲头,却一点不比他们差。

倒是翟光明,成了这群人里最特殊的一个。

他白天跟着郑为民学技术,晚上还要跑回摩托车修理铺帮秦栋梁的忙。

可即便如此,他的学习劲头却是最足的。

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一个人蹲在角落里,抱着一本厚厚的机械原理,嘴里念念有词,眉头紧锁。

那股沉默又执拗的劲儿,让郑为民都对他另眼相看。

每次技术考核,翟光明的成绩,总能稳稳地排进前三。

日子就在这种紧张又充实的氛围里,一天天过去。

秋风扫落叶,天气渐渐转凉。

那条承载了无数人希望的减震器生产线,也终于在郑为民和学徒们的努力下,完成了最后的组装。

试车的日子,到了。

这一天,整个红旗厂都轰动了。

车间里里外外,围满了人。

有红旗厂的老员工,有先锋村的村民家属,还有一些闻讯赶来看热闹的。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既紧张又期待的神情。

郑为民带着他的学徒们,站在生产线的各个关键工位上。

这些天,他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眼窝深陷,但那双镜片后的眼睛,却亮得惊人。

他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着设备,确认着每一个阀门,每一个仪表的读数。

他的学徒们,那些曾经的庄稼汉,此刻也都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蓝色工装,脸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庄重。

他们手心冒汗,心脏狂跳,目光死死地盯着自己负责的那个环节。

成败,在此一举。

人群外围,陆砚舟也从交通局赶了过来。

他拍了拍徐牧野的肩膀,压低声音说道。

“周新语下班前也会过来一趟。”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