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58章 (第2页)

第58章

汉历三月初五,天未亮,皇宫金枝宫内便早已灯火通明。

紫宸殿将启,今日,是太子刘据接任摄政议朝之后,第一次以朝廷主座之名出席满朝对策议。

此番并非家宴,而是朝正。

非如以往辅政听章,而是临朝问策,主位当堂。

六部尚书、九卿大臣、宗正列侯、外邦使者——皆列班于殿前。

这是刘据从太子变储君、再由摄政迈向半君的真正一步。

......

卯时初刻,钟鸣九震。

百官皆肃。

太子刘据缓步而入,着墨玉朝服,腰佩印绶,脚踏沉纹龙履,身后无一人随从。

——杨洪已退,东宫独立。

他必须一个人站上这座金台。

而他,一步未歪。

......

他入殿立于玉阶之上,微微一颔首:

众卿平身。

礼官高呼:谢殿下——

满朝跪拜,声如潮涌。

那一刻,没有人再敢说:

太子不过是代理。

那一刻,他已站在皇权前沿。

......

首题,出自太常寺卿沈持,礼部元老,朝中老臣。

太子殿下,国有大礼,需循祖训。

今春礼典将启,依周制‘储君未册、不可代君主祭’,殿下是否应暂避其位

刘据并未皱眉,只看了他一眼,平静答道:

祭者祭祖,礼者礼先。

然我今非立储之典,而为国事代为主位,代听章、代判法、代裁军。

若礼需避,而政不断,岂非分君为二

周有制,汉有法。今日我所行非祖礼,而是——朝政。

政礼既分,我当其责。

此言一出,沈持一震。

——他原是想以礼压政,令其自退三分。

不料太子不仅未退,反手一分制度,将自己归政不归礼、划地称权。

从此他进可言政,退可不祭,稳如山河!

......

第二问,出自兵部尚书韦崇。

殿下前日颁布‘三旬内清查边防兵马典籍’,是否涉及大调军防

若如此,是否需宗主亲批

这是一记狠问!

汉律历代皆重兵权不得越储。

你管政可以,但你调兵,哪怕调一屯,若未得皇帝批示,就是疑谋。

满殿气息陡紧。

然而刘据只是缓缓转头,冷然一句:

兵不动,防先整。

我三旬所调者,非兵也,乃文档之兵、名册之卒。

整者为事,不为权。

若皇帝亲令我摄政,而政不能查军籍,那请问——六部所用兵饷之录,可否也退回中枢

韦崇面色一变,想开口,又被刘据打断:

若我不调,此案将落在谁肩

若你愿接,我立刻封令,还你兵部。

你接不接

全殿皆看向韦崇。

那一刻,没人想到,刘据竟敢在紫宸殿上——逼兵部尚书接案!

这是逼权下场的狠手!

韦崇满头冷汗,只能咬牙低头:

......兵部听令,愿与东宫并肩清查。

刘据缓缓落座,淡淡道: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