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59章 (第1页)

第59章

很好。

既然不敢抗,那就配合。

......

第三问,出自宗正寺左监使李辅。

他自知第一战宗谱章已败,此刻却换了策略,改问:

今东宫设立‘亲政外臣议席’,欲纳地方功臣、边疆侯子、外派使节入东宫听言。

此制虽立议事之功,然未由宗主批授,是否——越矩

这句话,是刀子藏在锦绣里。

——你立亲信好,我就说你越主权。

刘据抬眸看他,嘴角一勾:

宗主未封,故我不设官。

但宗主命我理政,故我可听人。

‘议席’者,不设职权、不给印绶,只为听策而设耳。

你若说连听都不能听,那我请问——此刻你说这番话,是谁给你的‘议权’

李辅一滞。

刘据接着反问:

你为宗正之属,尚可入殿,我为储君,却不能召议

你这是讲矩,还是夺口

若是矩,我照礼来;若是口——你该闭了。

此言落下,满朝再无人敢发言!

一连三问,全败!

刘据未动刀兵,只靠三场辩对,一场接一场将太常、兵部、宗正堂堂三署当庭驳回!

更可怕的是——他不怒、不逼、不喊口号。

却句句如斩锋,封人嘴、驳人.权、拿人柄!

——这才是真正的坐稳。

殿中沉寂片刻,忽有钟鸣两响。

礼官高声通传:

西域三国使者入殿,觐见太子殿下!

这不是例行流程。

原本外邦觐见,应另设场地,由礼部接待,再呈东宫定日。

而今却在朝议中临时安排,显然是有人借机设局。

百官微动,纷纷转首。

只见三名衣袍各异的外邦使臣在礼部官员引导下,步入殿前。

为首一人,是楼兰副王之子,名曰图勒达,年不过二十七,面容英挺,眼神凌厉,言语不急不慢,却字字有锋:

楼兰、龟兹、大宛三国,感汉天子礼待,愿向太子殿下献书表三份。

刘据颔首:允其奏书。

图勒达却忽然停顿,目光扫向群臣,冷笑一声:

然小王心中有惑,若不问明,不敢献书。

殿中微变。

刘据静坐不动,淡淡道:你有疑,便问。

图勒达拱手不跪,话锋陡然一转:

昔年楼兰遣子入质,换汉兵十万、粮道五千里。

今陛下病中,储君摄政,然汉兵未动,盐道未通,诸将闭营,诸侯未听——

敢问太子,摄政之后,汉国是否还认西域为友

还是说......汉廷已变心,将我西邦弃之如履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这不再是朝议,而是——当众挑衅!

挑的不止是东宫的外交权威,更是储君的国格底线!

更狠的是,他用了陛下病中四字,暗含中枢空虚,意图逼宫下令。

群臣目光纷纷投向刘据。

所有人都在等——太子如何接这天外一刀。

......

刘据缓缓起身,一步步走下主位,站于群臣之前,与图勒达对视。

他的语气平静无波,却每字如铁:

你来问我——汉廷是否变心

好。

那我便回你。

楼兰得汉兵十万,是因你愿质子入关,守臣十年不返。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