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50章 (第2页)

第50章

东宫新政第九日,诸部辅政章程落地,政务流转如水,百官趋行避事,宫内外皆称储君理政有威,一时间风头无两。

而杨洪,真的消失了。

不在案前,不在议堂,不在密事之处。

刘据曾几次下令传召,皆被书吏挡回:

杨先生言,储君既已执政,便不宜旧臣常驻。

先生在读书,不议政。

这一番话,简直像是脱甲归田。

可刘据心中清楚得很。

他不是避事,而是在逼自己——学会独自撑起这把印。

果然狠。他低声自语,回望案台上一摞案卷,咬牙翻开第一页,那我就扛给你看。

......

第一件送来的案子,就是刺耳的。

兵部密文,南疆守将黄梁急报:

前月边市互贸,有不明部族扰乱市口,冲突致死,南疆府兵有轻伤十余。

黄将请调三营换防,镇压周边。

看似边务正常调度,实则暗藏玄机。

——兵部未先询东宫,擅自调令已下,只是告知。

刘据眼神一冷。

摄政之诏刚落,兵部就来这手

他翻开案卷,果然落款是韦崇,而在调兵令上,还写了一句:

此系南线常规之调,毋须请示。

常规刘据冷笑,看来,这些人是等我坐稳了,才敢试探。

他提笔批示:

本案涉及边兵调动,应合摄政程式,未经东宫会签,视为‘预行’。

暂缓执行,召黄梁入京述职。

......

这一纸批文一出,整个兵部如被当头一棍。

更狠的是,刘据根本没等他们反应,第二日便连发两道追补令:

一为内调——调兵部中曹掾沈南迁转入东宫边务辅案组,直通六部备案,掌控来往军报副本。

一为外宣——将储君理政时限改为东宫日政长任,并由礼部草拟副本传达至地方。

一内一外,一条锁喉,一条扎根。

这不是处理一个案子,这是在——接权、截脉、换血!

朝中震动。

有老臣私下长叹:这位太子,不比先前了。

兵部尚书韦崇当夜设宴,紧急召见礼部尚书李广、中书次丞杜荣,低声问:

此子若真坐实三月......我们还压得住吗

李广眉头紧皱:他现在已不是杨洪的傀儡,是自己长出牙来的虎。

你想对付他,除非——皇帝亲口松手。

韦崇沉默许久,低声道:

那就逼他出手。

咱们不动太子,动他最重的‘根’。

杨洪不是退了吗

就从他那儿——破一线。

......

与此同时,杨洪独坐旧馆,望着一纸刚送来的匿名函,眉头微动。

函中仅写八字:

兵礼联手,欲起旧案。

他轻轻笑了笑,将纸烧成灰烬。

你们终于忍不住了

他望向东宫的方向,低声自语:

殿下,考验你的时候到了。

你若真想立得稳,就得看你能不能——守住我留下的底牌。

东宫尚未回神,第二道风暴已然扑面而来。

这一日,御史台忽然递出一封特殊文案,不走辅政堂,不呈太子,而是绕过东宫,直接送.入中书台。

案目只有六个字:

江南舆图失卷

内容却极为敏.感——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