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37章 (第1页)

第37章

汉武帝沉默许久。

案前一盏灯缓缓燃尽,他才缓声开口:

你若真能做到不动兵,不扰地,三旬之后,朕自有断论。

若巡而无实,或暗自起意——别怪朕先断你行。

刘旦再拜:谨记圣训。

他退下时,夜风拂过殿门,他回头看了一眼。

他知道,皇帝给了他最后一次机会。

但不是为了胜,而是为了留下。

宫廷未发明旨,太常却提前得到风声,开始着手准备南行辅政的方案。

杨洪收到内线传来的消息后,轻轻合上卷轴,唇角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

他没有急着应对。

他坐在东宫后殿内堂,望着墙上一幅旧图——那是一张空白的山水图,未着一笔,却纸质极厚。

刘据站在他身后,终于忍不住问:他要下去做事了,你怎么不说话

杨洪背对着他,轻声道:我们已经说够了。

下一步,要让他说。

他若巡得实,是真为国,那我不拦。

可若他巡而虚,动而乱,我就不必再辩。

他起身,取来笔墨,在空白山水图上落下第一笔。

不是山,不是水,是一座殿堂的轮廓。

他巡江,我建典。

他下民,我上法。

看皇上,是要一个能走的儿子,还是一个能守的天下。

三日后,《储位律典·试章草》公开张榜,三十二条草议,一律署东宫之名,由太学、太常、礼部三方同时审议。

第七条引发争议最重:

皇子若无储籍,不得设外府之策,不得私修权典,不得持诏行政,违者以僭举论。

一纸未成法,却如惊雷震宫。

不少中立派官员在文书之后留下微词:若成此律,除太子,余皇子皆被圈禁。

杨洪看到了,却没有删,只在后面加了一句:

储律非为钳人,而为守国。

非独封太子之手,而使太子不得轻动一步。

这一句加上,才让局势重新稳住。

有人看出了他的锋,也看见了他的刃——对敌亦对己。

刘据第一次翻完那份律典草案,坐在案边沉默了许久。

你不是在帮我。他说。

杨洪坐在对面,看着灯光下的字,语气平静:

我是在逼你,把这个天下扛下来。

你想坐那把椅子,不只是讲策,不只是不输——你要让人怕你敢立规矩,也怕你自己不破规矩。

你要成为让百官信服的‘储君’,不是我推你,是你自己压得住所有人。

刘据喉头发紧,声音低了下去:

如果皇上最后,还是不肯立我呢

杨洪淡淡一笑:

那你就不等了。

他若真不立,你就上书请辞储籍。

刘据猛地抬头。

你逼我弃位

杨洪看着他,眼中却闪着锋光:

不是弃。

是逼他在你走之前,做一个决定。

他轻轻抚过案上那行字:

立储一日不明,朝局一日不安。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