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汉末三国风云录热门推荐 第116章 (第1页)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国分争,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七国归一,海内一统。

然大一统的秦朝却二世而亡,之后六国复辟,楚、汉分争,天下再次陷入混乱。

汉高祖刘邦以布衣之身斩白蛇起义,提三尺剑而争天下,历时七载,西海宾服,天下归汉。

然大汉传至200年余年时,却又开始摇摇欲坠,濒临崩溃,最终被新都侯王莽代汉自立,建立新朝。

王莽主政后,虽几经改革,却始终无法化解社会矛盾,最终落得和暴秦一样的命运,仅仅延续15年后就被汉高祖后人光武帝刘秀给推翻。

刘秀推翻新朝后,重新定国号为汉,之后励精图治、任贤用能让整个汉朝重新焕发生机,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之后,汉朝历代皇帝大多短命,年幼的皇帝只任用娘家的外戚和身边的宦官来代为管理朝政,从而导致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整个东汉朝廷开始变得乌烟瘴气。

至桓帝朝,天灾不断,地震、蝗灾、螟虫、水灾、大旱轮番肆虐,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大灾年份更是发生人相食的惨剧,至此天下己有大乱之兆。

然而朝堂之上,桓帝昏庸无能,贪图享乐,外戚和宦官却也无心国事,只顾争权夺利,丝毫不管百姓死活。

先是外戚梁冀专权;之后又是宦官五侯乱政。

五侯去世后,桓帝又先后提拔了管霸、苏康、侯览、曹节、王甫等宦官,继续牢牢掌控朝廷大权。

这些地位卑微的宦官掌握大权后,变得肆意妄为,不仅频频在各地安插亲信,培植党羽,更是凭借手中的权力对百姓肆意盘剥搜刮,让百姓原本艰难的生活,更加困苦。

很多正首的清流官员面对国家的种种危机忧心忡忡,更是对宦官及其党羽的恶劣行为深恶痛绝,于是自发的团结到一起形成了以太尉陈藩、外戚窦武及河南尹李膺为首的党人团体,共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