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136章 (第1页)

那张厚实的实木桌面,被他砸得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整个会场,瞬间安静。

所有人都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惊恐地看着这位刚刚官复原职的“秦老虎”。

秦振国缓缓站起身,那双熬得通红的眼睛,像两把淬了火的刀子,挨个扫过台下那些曾经最得力的干将。

“都给我安静!”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压,死死压住了所有人的骚动。

“从现在起,李顾问的话,就是我的话!”

“谁有意见,先写一份辞职报告,来我这儿过一关!”

“我秦振国,还没老到提不动刀!”

最后一句话,杀气腾腾。

再没人敢吭声。

李向东对这场风波恍若未闻。

他只是拿起一根白色的粉笔,转身,面对那面足有三米高的巨大黑色幕墙。

他抬手,落笔。

没有圆规,没有三角尺,甚至没有片刻的停顿。

他的手,稳得像一台被输入了最精密程序的工业机械臂。

一道完美的,带着复杂曲率的线条,在黑色的幕墙上,一笔而成。

台下,所有工程师的眼睛,都不自觉地瞪大了。

他们都是行家。

只这一笔,他们就看出了门道。

这种非等距螺旋曲线,徒手画出,而且弧度精准到看不出丝毫的抖动,这根本不是人手能完成的!

李向东没有停。

他的笔尖在幕墙上飞舞,一道道复杂的几何线条,一个个精准的坐标参数,从他手中流淌而出。

他一边画,一边用他那特有的,不带情绪起伏的平稳语调,开始解释。

“过去,我们所有的思路,都局限在如何提高涡轮转速,如何压榨材料的极限性能上。这条路,我们已经走到了尽头。”

“所以,我们要换一条路。”

他手中的粉笔重重点在图纸的核心。

“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发动机跑得更快,而是让它,变得更聪明。”

“在不同空域,不同速度,不同气压下,让发动机的呼吸,能够自我调节,永远保持在最高效的进气状态。”

“我管这个,叫‘自适应可变几何进气’。”

新名词,像一颗颗深水炸弹,投进了台下那群工程师已经僵化的脑海里。

自适应?

可变几何?

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他们感觉自己像是一群还在钻研算盘的小学生,却在旁听一堂关于微积分的课程。

每一个字都能听懂,可连在一起,却成了完全无法理解的天书。

“这这不可能!”

终于,第一排那位资历最老,在空气动力学领域钻研了四十年的刘总工,再也忍不住了。

他猛地站起身,因为激动,满是褶子的脸涨得通红。

“让叶片在高速旋转中改变几何形态?这完全违背了我们学过的所有流体力学和材料力学原理!根本不可能实现!”

他的质疑,代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李向东停下了笔。

他转过身,看着那位激动的老者,那张年轻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极淡的,像是老师在看学生的微笑。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