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6章 (第1页)

第6章

以防再遇到韩溪和沈初韵,厦门观摩学习的最后几天,我刻意减少了外出活动。

每天除了必要的训练和会议,其余时间都待在营区整理资料。

连长打趣说:万营长这是要把自己关成书呆子啊。

我笑笑没接话,好在日子也顺利度过。

返程那天的清晨,我们列队准备登车时,营地大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承勋!等等!

沈初韵的声音远远传来,我头也不抬,加快脚步上了车。

透过车窗,看见她跑得气喘吁吁,白色棉袄的衣角都被晨露打湿了。

韩溪就跟在不远处,眼神阴郁地盯着我,似乎跟我有什么深仇大恨。

沈初韵毫无察觉,冲到车边用力拍打车窗:

承勋!我有话跟你说!

我拉上窗帘,闭目养神。

引擎轰鸣声中,她的呼喊渐渐远去。

我一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得无影无踪,都没有给那条禁闭的窗帘拉开一丝缝隙。

......

回到北京后,因在厦门的出色表现,我被提拔为副连长。

连里对我的器重显而易见,重要任务一个接一个派下来。

有时深夜查哨回来,望着训练场上单杠的影子,也会想起沈初韵红着眼睛拍打车窗的样子。

但很快,这些画面就会被第二天的训练计划挤到脑后。

后来她假期回来过几次,托人带话说想见我。

我一律以任务在身为由推拒。

逐渐地,这样的消息也没有了。

直到深秋的一个傍晚,我正在靶场指导新兵射击。

通讯员小跑过来:副连长,门口有位女同志找您。

我头也不抬地调整着新兵的持枪姿势:

按条例,非直系亲属不得探营。

可她说......通讯员欲言又止,是从厦门专程来的。

子弹壳落地的脆响中,我平静开口:

让她回去吧。

天色渐暗时,我路过营区大门。

哨兵告诉我,那位女同志在门口站了两个多小时,最后留下一个包裹走了。

地上那个蓝布包袱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单薄,我没去碰它。

第二年春天,连队接到边境驻防任务。

出发前整理行装时,我在抽屉最底层发现一张泛黄的照片——

十六岁的沈初韵站在老槐树下,笑得见牙不见眼。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承勋哥要平安回来。

我把照片放回原处,锁上了抽屉。

卡车驶离营区时,路边的野花正开得灿烂。

我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她总爱把最甜的糖果塞进我口袋的样子。

这辈子,我们终于活成了毫不相干的两个人。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