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某小区。
孙莉的家里,她正在最后修改报道内容。
打字机的打印纸上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她仔细检查每一个段落,确保事实准确,表述客观。
电话铃声响起。
“孙记者,我是红旗厂的沈青禾。”
孙莉接起电话。
“沈主任,您好。”
“孙记者,听说您写了一篇关于我们厂的正面报道?”
沈青禾的声音充满期待。
“是的,明天就会刊登。”
孙莉看着屏幕上的文章。
“这篇报道详细介绍了红旗厂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相信能够澄清之前的误解。”
沈青禾的声音有些激动。
“太谢谢您了!”
“您为我们伸张了正义。”
孙莉笑了笑。
“沈主任,这是我应该做的。”
“作为记者,揭露真相是我的职责。”
挂断电话后,孙莉继续修改文章。
她要确保这篇报道能够完全还原红旗厂的真实面貌。
第二天上午,海阳市的各个报刊亭前。
市民们排队购买当天的报纸。
《海阳日报》的头版刊登了孙莉的长篇报道。
醒目的标题配上红旗厂生产车间的彩色照片。
“快看,这是关于红旗厂的报道。”
一位市民指着报纸说道。
“之前不是说他们有质量问题吗?”
另一位市民接过报纸仔细阅读。
“这篇报道说得很详细,看起来红旗厂的管理很规范。”
“设备也很先进,产品质量也没问题。”
报刊亭老板笑着说道。
“我就说嘛,红旗厂是咱们海阳的老牌企业。”
“怎么可能会有质量问题。”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报纸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市民们纷纷传阅,议论纷纷。
红旗厂门口,也聚集了不少前来了解情况的人。
保安室里,老张看着报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终于真相大白了。”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徐牧野的分机。
“厂长,您看到今天的报纸了吗?”
徐牧野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看到了,老张。”
“这下我们红旗厂的名誉算是恢复了。”
老张的声音有些激动。
“厂长,门口来了好多人,都是看了报纸后想了解我们厂的。”
“还有几家企业想要合作。”
徐牧野笑了。
“这是好事。”
“你安排一下,让技术部门准备接待。”
挂断电话后,徐牧野走到窗前。
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办公桌上。
他能看到厂区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沈青禾推门走了进来。
“牧野,大兴货车厂刚刚打来电话。”
“他们要求提前签订正式合同。”
徐牧野转过身来。
“这么急?”
沈青禾点点头。
“胡科长说,他们厂长看了今天的报道,对我们的技术实力更加认可。”
“希望能够尽快开始合作。”
徐牧野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那就安排明天签约吧。”
“这次的合同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