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整,一辆黑色的黄海牌轿车缓缓驶入红旗厂大门。
车身在阳光下反射着深沉的光泽,显得庄重而威严。
徐牧野、肖伟业、林胡杨三人早已在办公楼门前等候。
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他身材中等,穿着一身深蓝色的中山装,面容严肃而端正。
这就是胡学民,大兴货车厂采购科科长。
紧跟着下车的是一个四十出头的男子。
他比胡学民矮一些,身材略显发福,眼神中带着一丝精明。
赵穆方。
采购科的采购经理。
徐牧野快步上前,伸出右手。
“胡科长,欢迎来红旗厂指导工作。”
胡学民握住他的手,力度适中。
“徐厂长年轻有为啊,久仰大名。”
他的声音平和,但眼神中透着审视。
赵穆方也走了过来,但他的握手明显敷衍。
“红旗厂最近风头很劲嘛。”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不过做汽配这行,光有名气可不够,还得看实力。”
肖伟业在旁边听着,眉头微微皱了皱。
这话听起来不太对劲。
林胡杨倒是习惯了这种场面,依然保持着职业化的笑容。
“两位领导请进,我们先参观一下生产车间。”
一行人走进厂区。
新建的车间宽敞明亮,设备摆放整齐有序。
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操作。
胡学民走在前面,不时停下来询问一些技术细节。
他的问题很专业,显然对汽配行业非常了解。
“这条轮毂生产线是什么时候投产的?”
“上个月刚刚调试完成。”
林胡杨回答得很详细。
“设备都是德国货,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胡学民点了点头,看起来比较满意。
但赵穆方的表情却始终有些不屑。
他走到一台机床前,随手拿起一个刚加工好的零件。
“这表面粗糙度怎么样?”
“完全符合三田汽车的技术要求。”
林胡杨有些不悦,但还是耐心解释。
“我们有完整的质检体系,每个产品都要经过三道检验。”
赵穆方把零件放回去,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三田汽车的要求可不算高。”
“我们大兴货车厂的标准,比他们严格多了。”
这话说得很不客气。
肖伟业在旁边听着,手心开始冒汗。
这个赵穆方明显是来找茬的。
徐牧野倒是很冷静,他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
“赵主任说得对,不同客户确实有不同标准。”
“不过我相信,红旗厂的技术实力完全能够满足大兴货车厂的要求。”
赵穆方瞥了他一眼,没有接话。
参观继续进行。
他们来到了质检车间。
这里摆放着各种精密的检测设备,技术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抽检。
胡学民对这些设备很感兴趣,询问了不少技术参数。
“这台三坐标测量机是什么型号的?”
“德国蔡司的,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
林胡杨介绍得很详细。
“我们还有光谱仪、硬度计等各种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