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把老骨头,不中用了。”
“前段时间,大家也知道,我病倒了。”
“医生说,我这身体,不能再操劳了。”
台下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
“所以,经过我和厂委会的慎重考虑,也向上级组织打了报告。”
“我决定,辞去红旗汽修厂厂长的职务。”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
工人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舍。
“老厂长!”
“厂长,您可不能走啊!”
“我们离不开您啊!”
人群中,几个老师傅激动地站了起来,眼圈都红了。
徐河源抬起手,往下压了压。
嘈杂声渐渐平息。
“我不是要走。”
“我这辈子,都是红旗厂的人,死了,骨灰也得埋在厂后面的那片山坡上。”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嘲,却更多的是深沉的眷恋。
“我只是退居二线,以后呢,就担任咱们厂的工会主席,帮大家伙看看家,搞搞后勤。”
“至于厂长这个担子......”
他转过头,看向了身边。
徐牧野就坐在他旁边,一身笔挺的白衬衫,黑色的西裤,神情平静。
阳光从他身后的窗户照进来,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
他年轻,挺拔,像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白杨。
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徐河源的视线,落在了徐牧野的身上。
“从今天起,就正式交给徐牧野同志。”
徐河源的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郑重。
“希望大家,以后支持小徐厂长的工作,就像支持我一样!”
“把我们红旗厂,带出个新天地来!”
礼堂里,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所有人都看着台上那个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在短短一两年里,给这个死气沉沉的工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是搞指标货的交易,从各个汽修厂里弄来各种零件,然后拿到黑市去卖,改善工人的生活。
又直接搞来减震器的生产线,上马生产减震器。
再是先承包,后来又搞股份制改革。
甚至到最后弄上了轮毂轴承的生产线,成了全球赫赫有名的三田汽车的供应商。
让红旗厂由一个修汽车的体制内人人都轻视的小厂,成了如今几百号工人,一年产值上千万的汽车配件厂。
哪还有人不服他的?
他早已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与信服。
平时叫他,也早就没了“副”字。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鼓起了掌。
那掌声,清脆,响亮。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掌声,如同被点燃的引线,瞬间引爆了全场。
雷鸣般的掌声,在礼堂里轰然炸响,经久不息。
工人们用最朴素,最热烈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拥护。
肖伟业、蒋行川、陆华锋、李小毛、翟光明、张铁强等人站在台下,看着这一幕,眼眶都有些发热。
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红旗厂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另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徐牧野站起身,对着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没有说话。
但他的眼神,坚定而有力。
他知道,自己肩膀上扛起的,是几百个家庭的生计,是一个老厂长的嘱托,是一群工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