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402章 (第1页)

徐牧野的声音,不高,却铿锵有力。

他的眼睛里,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

他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厂的自救方案。

那是一幅宏伟的蓝图。

一个充满活力,高效运转,能够在中国未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的,现代化企业的雏形。

纪国纲完全被镇住了。

他靠在椅背上,胸口在剧烈地起伏。

他摘下眼镜,用手指用力地按压着自己的眉心。

他没想到。

他真的没想到,徐牧野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对股份制改革的理解,竟然如此深刻,如此透彻。

这甚至比他在省里听到的那些专家的报告,还要具体,还要有操作性。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纪国纲斑白的鬓角上。

许久。

他才重新戴上眼镜,看向徐牧野,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小徐,你知道,这件事的风险有多大吗?”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海阳市,从来没有过先例。”

“省里,也没有正式的文件下来。”

“这等于是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在雷区里走路。”

“一步走错,我这个副书记,可能就当到头了。”

“而你,还有整个红旗厂,都可能成为改革失败的牺牲品,被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的话,很重。

每一个字,都透着巨大的政治压力。

徐牧野却笑了。

他的笑容,很平静,很坦然。

“纪书记,改革,哪有不冒风险的?”

“我们现在脚下的路,不也是三十多年前,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冒着天大的风险,闯出来的吗?”

“再说,我相信国家的大方向。”

“我相信,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正确的。”

“我相信您。”

最后三个字,他说得格外认真。

纪国纲的心,被狠狠地触动了。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那份魄力,那份担当,那份超越年龄的远见卓识,还有那份,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

他心底那块被沉闷的经济数据压着的石头,仿佛被一股滚烫的岩浆,猛地冲开了。

他一直想在海阳市的工业领域,打开一个突破口。

他一直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

一个绝佳的,由下而上,充满了内生动力的改革试点。

如果他因为害怕承担风险,而把这个机会拒之门外。

他会后悔一辈子!

纪国纲猛地站起身。

他绕过宽大的办公桌,走到徐牧野面前,宽厚的手掌,重重地,拍在了徐牧野的肩膀上。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久违的,名为兴奋与激动的光芒。

“好!”

他大声说道。

“说得好!”

“小徐啊,你上次来找钱,我没帮上忙,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这一次,你给我,给整个海阳市的工业,送来了这么好的一份大礼,我必须接着!”

“我必须全力支持!”

他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你就大胆地去干!”

“方案,你们尽快做出来,要做得详细,做得扎实,要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市里这边,我来协调!”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