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嘛,几十件呢,也不急于一时看。”
“我看你大老远过来,肯定也累了,要不我先安排人带你逛逛我们河东市?”
“我们这儿,还是有几个不错的景点的。”
“特别是晚上,热闹的地方可不少呢。”
“不急。”
徐牧野不动声色地回绝,然后提出了要求。
“先看摩擦压力机吧。”
韩连心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毛头小子一样的年轻人,一开口就点中了关键设备。
这显然是个懂行的,不好糊弄。
他心里的鼓点,一下子就乱了。
“好,好。”
他连忙点头,亲自在前面引路。
“小徐工程师既然这么敬业,那我们就先看设备。”
走进车间,徐牧野立刻感觉到了一种与华星厂截然不同的气息。
这里的设备,太新了。
崭新的绿色油漆在灯光下泛着光泽,机身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划痕或者油污。
整个车间安静得有些过分,只有几台机器在象征性地运转着,发出的声音都有气无力。
工人们穿着崭新的工装,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与其说是在工作,不如说是在表演。
徐牧野一路看过去,从毛坯准备工序,到车削加工,再到热处理,最后到表面处理与精整。
每一个车间,都是一派簇新光鲜的景象。
韩连心跟在他身边,嘴里不停地介绍着。
“小徐你看,我们这条生产线,是前年刚从日本整体引进的,技术绝对是国际一流。”
“我们的生产计划,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效率非常高。”
徐牧野一边听,一边状似不经意地用手指在一台车床的底座上轻轻划过。
指尖传来一丝黏腻的触感。
油漆还没干透。
他走到一台崭新的磨床前,停下了脚步。
“韩厂长,你们这条生产线,日产量能达到多少?”
“这个啊......”
韩连心挺起胸膛,脸上带着自豪的表情。
“要是马力全开,一天生产三千件,不成问题。”
三千件?
徐牧野心里冷笑一声。
一天三千件,一个月就是九万件,一年就是上百万件。
他清楚地记得,去年的资料显示,全国货车的总产量也不过二十多万辆。
就算他阳光厂能耐通天,把全国所有货车的轮毂轴承订单都吃下来,也消化不掉这么大的产能。
更何况,他们手里根本没有海外订单。
这牛皮,吹得也太离谱了。
而且,一个老厂子,怎么可能一夜之间,把所有的设备都换成新的?
就算是技术改造,也大多是分批次,逐步更新。
这种连螺丝钉都泛着新光的景象,本身就极不正常。
“小徐工啊,你再看这边。”
韩连心热情地指着精加工车间的方向。
徐牧野走了过去。
几台磨床正在运转,但发出的声音却让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那不是机器正常运转时平稳的嗡鸣。
而是一种尖锐的、带着金属摩擦的杂音,仿佛随时都会散架一样。
他甚至怀疑,这几台机器的轴承,可能马上就要报废了。
新刷的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