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22章 (第1页)

第22章

他站起身:我们越驳,越显心虚。

既然他们想逼我们露破绽,那便给他们一场真正的‘破绽’。

刘据一怔:你又要做什么

杨洪微笑,手指在案上一点:三日后,再讲一次兵。这次——请他们来听。

三日后,东宫讲武再开。

但不同于上次整肃兵列,这一次杨洪改讲兵粮制调拨律战时留城之法。

所有讲解,不谈军事,只谈后勤。

所请之人,不是士卒,而是老将、文吏、太常博士、中军副尉,甚至还有几位中立御史。

他将一本《兵制纪略》缓缓展开,对着满座朝官淡然开口:

太子讲武,非为耀武,而为解法。

东宫有兵,陛下所赐;东宫行法,是为修规。

若诸君尚疑,可入太常,翻册为据。

满堂无人言语。

讲完后,杨洪行礼不起,只言一语:

太子讲兵,不敢逾制,只愿助国。

那一刻,在座数人低头行礼,其余虽无动作,却也未有人再言私军之事。

当夜,三皇子接旨,入宫。

汉武帝凝视他良久,忽然道:

你怎么看太子讲武

刘旦沉声应答:兄长讲武有度,兵整而不张,是朝廷之幸。

汉武帝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你不是一向与他不睦

刘旦叹息:我与兄长争不过朝心,争不得父恩。若再争兵,那便是乱臣。

他言语谦卑,态度诚恳。

汉武帝却不言语,只轻轻摆了摆手:退下吧。

刘旦刚走,汉武帝便低声道:一个识礼的三皇子,一个敢动军的太子——

可朕老了,不能赌错。

当晚,杨洪回到书房,一身寒气未散,案上的灯烛摇曳,映着他衣角上的雪水缓缓蒸发。

门外雪未停。

王庭之上风未起,但他知道,陛下的心,已经在动了。

三皇子今日的回答,无懈可击。

他承认太子的讲武,又主动表明识礼不争,连退三步,几近完人。

杨洪坐在案前,将那份兵讲文书轻轻折起,叠好,放入最下层书匣。

那是一份用不上的筹码,至少眼下是。

人一旦开始装谦,就证明他要动真格了。

杨洪喃喃低语,拈起一枚棋子,落在棋盘中央。

夜色深沉,他端起茶盏,却没喝,只静静望着窗外堆雪。

刘据今日赢了场面,但输在后招。

皇上让三皇子入宫,不为责备,只为对照。

太子有兵,三皇子有言。两强对峙,朕该偏向谁

这是皇上心中真实的问题。

也是杨洪下一步必须解答的问题。

他望着窗外沉思许久,低声自语:

兵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动的,是人心。

该去一趟军营了。

他起身,披上斗篷,未召侍者,独自一人出了东宫。

风雪中,他的背影沉稳如山,裹着一场尚未开打的战争。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