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19章 (第2页)

第19章

长安入冬,寒意日重。

宫道上的梧桐叶落得干净利落,只剩下一条空寂无声的石板路,在晨雾中延展入深宫大内。

杨洪立于讲学堂廊下,披着狐裘,目光静静望着东宫南苑的方向。

今日,是东宫武略讲坛开讲的第三旬,也是六位军中庶官正式入侍的第十日。

表面是听讲,实则是试用。

杨洪清楚,皇帝默许他们进入东宫,却并未下明令赐权,说明此事尚处于可观可控的边缘地带。

一切都必须掌握分寸。

这就是权谋:不光要做,更要会停。

他转身回殿,对身后的记录弟子低声吩咐:

今日讲兵法《九变》,重点讲‘形与势’,不许谈兵权,不许言军政,旁人听得懂最好,听不懂——更好。

那弟子应声退下。

杨洪收紧披风,低声一句:我们教的不是兵,是态度。

与此同时,三皇子府中。

刘旦披读夜灯,面前坐着的是中书台一位退休多年的老臣,名唤郑广。

此人文名不显,却是昔日太傅门下的谋臣之一,性情极其沉稳。

刘旦合上手中密信,语气平静:

此信,三日前从河东送至,是江中丞写的。

他愿以余生为我建言,许我扶摇。

您怎么看

郑广抚须沉吟:江中丞目下虽失势,但手中旧人甚多,若再拉拢部分北地兵卒,未必不能再起。

不过......

刘旦挑眉:不过什么

不过,太子如今如日中天,动静皆有深意。若他察觉我等异动,未必不先下手。

刘旦淡然一笑:

他是太子的谋士,不是储君。

我只问您——若陛下有意再择储,可行否

郑广起身行礼:

若殿下欲谋,请早布,莫贻误圣心。

刘旦点头:从今日起,清议之士由我请宴,不谈国事,只论‘德才’。

半月之内,定要让朝中再起疑心。

东宫可清内,我便扰外。

而在东宫,杨洪也感受到风中隐隐的不安。

北军副将卢淮的侄子,一位本已调入讲学堂听学的庶官,突然辞职出宫,据说是外祖病危。

杨洪接到消息后,只静静望着案上的木雕香炉。

他不是辞官,是被唤回去了。

他转头对刘据道:

三皇子,已开始在军中动人。

刘据一震:那怎么办皇上若真被他引了心思,再起争议,我们......

杨洪抬手制止他:不要急。

我们已经在宫中种了子,接下来,要缓,不要急。

你若急,只会暴露。

他顿了顿,忽而道:殿下近日少出殿,不赴宴、不见客、不收信。

刘据一怔:装病

杨洪点头:

你这一病,让三皇子以为你将虚,他便会更快露出破绽。

而我们,就顺势——设下一口‘探局’之网。

三日后,太子因旧伤复发停朝避见,宫中传言四起:

太子病了。

东宫自上次风波后,似乎气运不济。

听说连讲学都停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