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年高考在十一月揭晓了。
王海军老师以超过辽宁省高考分数线10分而被通知体检了,但由于报考大连海事大学秘密政审落榜。
这个消息在河西学校产生反响,他的学生都觉得王海军老师很有才气,老师都说是王海军老师这几个月只顾教学耽误了自己的备考。
还好,为了中考,河西学校增加了周一至周六每天90分钟的下午自习,每天有教师轮流指导,王海军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为自己和学生备考。
学生要在这一年学完初中全部课程,下一年八年级是新延长的学制是复习。
王海军自己复习资料匮乏,只能把高初中教材的课后习题全做一遍。
王海军表兄复习的刻苦是最受梁彩云的关注的,看着习题解答一本本增加,课间,梁彩云来到这位特殊学长的桌前,问道:“老师,你就这么复习考大学啊?”
他赶忙站起来又坐下道:“嗯,这不我昨夜把化学全一册的习题解答了一遍,16开30多页。
太尴尬了,没有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刚开,他向她表达了无奈。
她要向他学习用了一个通宵将初二物理课后习题也做了解答,足足53页。
她感觉他这样辛苦成效不靠谱。
她心疼他,心想:“不行,得想办法?”
忽然她心里一亮,“邻居青年点的好友杨光英不是备考吗!
到她那里看看?”
来到杨光英的住处,梁彩云把老师表兄缺少高考复习资料的尴尬困境说了,也是因为梁彩云作文天赋比较好,杨光英曾经向梁彩云请教《家乡的小山》怎样写作,梁彩云关于写记叙文如何时空有序,写议论文如何升华价值观,写散文如何见景生情……使她受益匪浅。
杨光英热情地说:“点里的张艳曾和她一起备考,姥姥是高中代考教师,就给邮来两套复习资料,现在张艳回城接班去了,这套不用,正好送你将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