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固然重要,可雄英身为咱朱家的子孙,还得有果敢坚毅的品性,这老师也得能教他些治国理政、行军打仗的门道才好啊。”
朱标应道:“父皇所言极是,那依父皇的意思,咱们再从军中或是其他有实干经验的大臣里找找看有无合适之人?”
朱元璋背着手,踱步说道:“嗯,此事你且多费心,多去打听打听,定要给雄英寻得一位能让朕满意的好老师啊。”
朱标拱手道:“儿臣遵旨,定竭尽全力去办好此事,不负父皇所托。”
朱标来到朱雄英的住处,看到朱雄英正在认真读书,便笑着开口道:“雄英啊,今日你皇爷爷与我提及要给你找一位老师的事儿,你自己可有什么想法,对这老师人选可有什么建议呀?”
朱雄英放下手中书卷,起身恭敬地行礼后说道:“父亲,孙儿觉得这老师首先得是个有大见识的人,能知晓天下诸多事儿,给孙儿讲讲这世间的道理,让孙儿拓宽眼界才好呢。”
朱标点头称赞道:“嗯,你这想法倒是不错,眼界开阔了,日后行事才能更周全。
那除了见识,还有别的看重的方面吗?”
朱雄英歪着头想了想,说道:“父亲,孙儿还希望老师能严厉些,孙儿要是有了错处,能严厉地指出来,督促孙儿改正,可不能一味地纵容孙儿呀,如此孙儿才能不断进步呢。”
朱标笑着摸了摸朱雄英的头,说道:“你这孩子,倒是懂事,知晓严师出高徒的道理。
不过呀,父亲还想着这老师得能教你些治国理政、行军打仗的本事呢,那你觉得朝中哪位大臣在这方面比较厉害呀?”
朱雄英眼睛一亮,说道:“父亲,孙儿听闻徐达大将军战功赫赫,那行军打仗的本领自然是顶尖的,若是能从他那儿学到些本领,那可太好了,只是不知大将军可愿意教导孙儿呀。”
朱标微微皱眉,说道:“徐达大将军确实本领高强,只是他平日里忙于军务,恐怕没太多时间来专门教导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