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树上的一段废弃铁轨发出的,声音当当当的,回荡在整个学校。
这个声音是我最期待的,是我和同学们一哄而散,奔向操场,那片黄土飞扬的地方,它成了我们唯一的乐园。
学习?
什么是学习?
那时的我们,只知道追逐打闹,泥土沾满衣裳,一天下来灰头土脸的,却乐此不疲。
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是一毛钱一个本的本子,铅笔好像也是几分钱一支,时间有点久远了,具体价格记不清了。
反正那时候物质匮乏,自己小屁孩一个也不懂得珍惜,只知道在本子上涂鸦,铅笔头削得短短的,握在手里也不嫌硌得慌,却依然乐在其中。
那些简单的快乐,如今想来,竟是如此珍贵。
橡皮擦对我来说则是奢侈品,条件好的同学会有,反正我没有。
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个自动铅笔,我们班里有个同学,名字我也记不住了,反正就记得他有一支自动铅笔,每次他拿出那支铅笔,我们都会围过去羡慕地看,没见识的我们,反正是挺羡慕的。
对了,那家伙一首到上小学五年级都是我们班的焦点,没办法这货家里条件好,我还在啃咸菜,喝玉蜀糊涂的时候,这货竟然有虾条吃!
还拿班里嘚瑟!
把我羡慕的不得了。
不得不说,攀比什么时候都存在,并不单单指的是现在的孩子们。
那天,就记得放学后,我和我爸闹着要吃虾条,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工资低的发指,我们全家就靠着我爸在单位上班挣钱。
开始我爸还敷衍我几句,以后有钱了给我买,见我不听话,还在闹,我就迎来了我们那个年代熊孩子的固有结局。
没有多余废话,我爸就抽出皮带,让我享受了一下什么是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