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与李鸿章在上海签订的两国平等条约的消息通过电报传回荷兰时,整个国家瞬间陷入了沸腾。
原本,荷兰民众对于能够从清朝获取更多的利益抱有极大的期待,然而,国王却选择了与清朝签订一份平等的条约,这无疑打破了他们的幻想,引发了广泛的不满。
荷兰作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的选举虽然由民众参与,但国王的决策权仍然受到极大的尊重。
然而,这一次,威廉·亚历山大国王的决策却似乎与民众的预期背道而驰。
荷兰首相在得知国王的决策后,虽然选择了默认,但这一举动并未平息民众的怒火,反而让他们认为首相与国王是站在同一阵营的,从而加剧了革命的氛围。
革命军迅速集结,准备推翻威廉·亚历山大国王的统治。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国王通过电报向荷兰民众发出了一封深情的信。
“亲爱的国民们,”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在电报中写道,“我知道你们对我与李鸿章签订的平等条约感到不满。
但请允许我解释,清朝人民正在遭受西方列强的剥削和压迫,我的王后马克西玛对此深感同情。
我们选择与清朝zhengfu建立平等外交关系,并非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
“清朝拥有西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他们正在积极开展洋务运动,努力提升国家的实力。
与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签订平等条约,将为荷兰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利益。
我坚信,这是符合荷兰长远利益的明智选择。
“我请求你们,为了荷兰的未来和繁荣,请放下手中的武器,共同支持这一决策。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荷兰的明天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这封电报如同一股清流,迅速平息了荷兰民众的革命情绪。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国王的决策,意识到这一决策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和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