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对圣学的敬重。
我的这位师傅见到我首挺挺地走过去也没打招呼,脸上闪过一丝令人不易察觉的韫色。
大概我又失了礼数,这位黄公公想提醒我,但这一次被我提前拉开了距离,最后只得作罢开始讲经。
我也想打招呼啊,但是汤姆的这谁啊?
我不认识啊,何况我汤姆可是个挨人,还有这繁文缛节也太汤姆的多了。
“臣方孝孺为太孙殿下讲经,今日讲的是论语和孟子。”
原来是十族消消乐的方孝孺久仰久仰。
其中讲到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西海。”
这个方夫子又讲了些宋朝的与士大夫共天下,浙东才子什么的云云。
这不是夹带私货吗?
朱允炆就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猪队友才丢了江山顺便还丢了条便宜的小命的。
“子曰“为政以德”,但是我通篇论语没见过什么与士大夫共天下这样的话。”
我反驳道。
方孝孺:“殿下,此言大谬。
孔子曰以德治国,强调的是为君者的道德。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国家之根基在于民。”
我:“世家大族是民,贩夫走卒是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是民,那流落街头的乞儿是民吗?
那秦淮河上卖笑的姐儿是民吗?”
方孝孺:“殿下何出此粗鄙之语。
孔子的“德”是为君者的内在修养,而孟子的“民本”则是治国的外在表现。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君失民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害跟我在这偷换概念呢。
我:“那么,先生先生。
如果为君者德行高尚,但忽视了民的需求,这算不算是治国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