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出勺状而非扁平状,正是为了接收更多的宇宙之气——微波。
这一发现,无疑填补了植物学研究的空白。
实验证明,植物本身就是微波天线。
早在1979年,当国外科学家测得宇宙背景辐射为微波的消息传来时,有人便敏锐地注意到植物的叶子和树冠形状颇似微波天线。
于是,他们将院内的大树和室内盆景用导线引入电视天线插口,结果图像竟比室内天线清晰许多。
由于植物叶子是全方位的,因此无需像室内拉杆天线那样转动寻找最佳方向。
1990年5月,一条震撼人心的消息在科技杂志上发布:印度科学家发现香蕉树不仅能提供香甜的果实,其树叶更是绝妙的微波天线。
只需将一导线刺入树干脉络,另一端接到电视机上,便能收到清晰的图像。
此外,还有学者发现鸟的羽毛也起着微波介质天线的作用,可能在感受微波场强度方面发挥着接收器的功能。
介质天线,这一看似陌生的概念,实则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它并非只能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非金属、非导体的物质同样可以充当这一角色。
羽毛、山石、树木、建筑物等,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微波天线。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石头的“文笔峰”能接收宇宙微波辐射,以及“天之气为阳”导致“山地生男”,“地之气为阴”则“泽地生女”的自然规律。
人为万物之精粹,灵智之巅峰。
人与动物之别,在于人类能以巧手创造工具,积极主动地改造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人类无需在身体上进化出喇叭状的微波天线,却能以千变万化的姿态,创编出诸多功法,以采集那浩瀚宇宙中的元气。
这在练功者的术语中,被形象地称为“采气”。
采气之时,人们的肢体或躯干往往弯成优雅的弧度,面朝浩瀚的天空,仿佛在与宇宙进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