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叶公子,此处论及的乃是关于治水之策在不同地域的运用,文中列举了诸多案例,可我对那些地方的地理环境和民生状况了解有限,所以理解起来颇为吃力。”
叶然思索了片刻,说道:“这确实是个难点,不过我家中有不少各地的地方志,详细记载了各地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以及历年治水等民生事务的举措。
我这便吩咐下人回去取来,你对照着看,想必就能明晰许多了。”
说罢,叶然便唤来小院中的小厮,让他速速回府去取那几本相关的地方志。
没过多久,小厮便将书取了来,叶然接过,递给林羽道:“林羽公子,你看看这些,应该能助你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了。”
林羽接过书,仔细翻阅起来,对照着两本书里的内容,脸上渐渐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他欣喜地说道:“叶公子,果真是豁然开朗啊,有了这些地方志的参照,那书中的治水之策便清晰明了多了,多谢你帮忙。”
叶然笑道:“能帮上忙就好,读书嘛,遇到难题相互探讨,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你若是还有其他疑问,可别自己闷头苦想,咱们一起参详便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羽在叶然的帮助下,学问日益精进,对科举考试也越发有了底气。
但叶然深知,光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需让林羽多了解当下的朝堂局势以及民生百态,这样写出的策论才能贴合实际,更具说服力。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叶然对林羽说道:“林羽公子,今日天气甚好,你整日闷在书房里读书也该出去走走了。
我想着带你去城里的书馆逛逛,那里时常会有文人墨客聚在一起交流学问,讨论时政,咱们去听听,也能开阔一下眼界呢。”
林羽一听,觉得很是有理,便点头应允道:“叶公子所言极是,我正觉得自己对外面的诸多事务知晓太少,出去见识见识也好。”
两人出了小院,朝着书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