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罗伯特·凯恩的落网,表面上的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在FBI总部的审讯室内,林浩面对面地审视着这位前心理学家,试图透过他冷漠的眼神,窥探隐藏在其背后的秘密。
然而,罗伯特表现得出奇地冷静,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但却坚称自己的行动是为了执行一项更高尚的使命,消除社会的毒瘤。
审讯室的对峙“你以为,你有资格决定别人的生死吗?”
林浩质问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罗伯特的目光冷峻,“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法律无法触及的地方,由我来裁决。”
他的话中透露出一种病态的自信,让人不寒而栗。
林浩意识到,眼前的这个人并非简单的连环杀手那么简单,他背后一定有着更为复杂的故事,也许,是某种扭曲的正义观推动他走上了这条路。
情报分析回到办公室,林浩开始翻阅罗伯特的心理档案和个人历史,希望能从中找到更多的线索。
同时,他联系了技术部门,要求对从仓库缴获的笔记本电脑进行全面的数据恢复,任何一丝信息都可能是破解案件的关键。
技术部的进展经过彻夜奋战,技术专家们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在罗伯特的硬盘深处,藏着一个加密的文件夹,里面不仅有详细的“审判”名单,还包括一系列与不同人物往来的电子邮件,这些人都似乎牵扯进了同一个网络,共享着相似的观点,认为社会存在根本性的缺陷,需要“净化”。
深层网络的探索林浩敏锐地察觉到,这不是一个人的狂欢,而是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
他带领团队深入网络的隐秘角落,追踪这些电子足迹,试图找到其他潜在的共犯。
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中,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正式拉开序幕。
首脑浮出水面几经波折,他们终于锁定了“审判者”背后的操控者——一个自称“阿瑞斯”的神秘人物,他似乎是所